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

油價起 陷兩難 石油收入 抵不過補貼

(吉隆坡26日訊)身為產油國之一的我國,國際原油價格漲高,政府反是而陷于兩難局面;油價每漲1美元(約3.07令吉),國庫收入將增加5億令吉,若維持在100美元(約307令吉),燃油補貼則比預算出高出10億令吉!
 
汽油漲價近期傳言滿天飛,政府昨日宣佈,為不加重國民負擔,暫時不調整RON 95、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,但不保證年內不起價。
 
大馬研究分析員馬諾卡蘭在報告上說,今年以來,國際油價目前在每桶98.77美元(約303令吉)平均價交易,稍比08年的99.92美元(約307令吉)低。
 
此交易水平,遠高于政府預算的85至90美元(約261至276令吉),意即無法達致削減財政赤字的目的。
 
由于美元和歐元區經濟疲弱,及新興市場收緊貨幣政策,影響原油需求量,5月份國際油價下跌13%至99美元(約304令吉)。
 
截至12時39分,紐約7月原油期貨價上升0.92美元(約2.8令吉),報101.56美元(約312令吉),寫下5月11日以來高點;相較去年高漲了42%。
 
馬諾卡蘭說,若以近100美元價位推算,RON 95現在每公升至少獲90仙補貼,與政府的最初目標30仙,差距達60仙,明顯脫離正軌。
 
“根據分析,國際油價每漲1美元,並維持一段穩定時期,將為政府帶來5億令吉的石油收入。”
 
不過,假設國際油價一直處于現價或更高,同時不調整汽油價,政府今年將背負超過180億令吉的燃油補貼,原預計今年補貼額為100億令吉。
 
即使石油收入或提高,我國今年仍面對超過5.4%的赤字憂慮。
 
政府原通過補貼合理化計劃,收窄赤字,訂下今年為5.4%、明年減至3%的目標。

取消柴油補貼
運輸成本趨高
 
政府昨日延后減少燃油和電費補貼,理由之一是與下月取消9種商業交通工具享有的柴油“超級補貼”有關,若此時調高汽油價和電費,必使成本帶動型(Cost-Push)的通脹惡化。
 
政府在本月15日宣佈取消向9種商業交通工具提供的柴油“超級補貼”,每公升柴油零售價從1.48令吉“標準”化至1.80令吉,升幅達21.6%,6月1日生效。
 
馬銀行投資銀行分析報告說,商品運輸和服務傳遞成本估計將因此升高,這可能是政府昨日決定暫時不調漲燃油和電費的原因。
 
“如果進一步削減相關補貼,必推高由成本帶動的通脹。”
 
目前,通脹率已身處33個月新高,除了食品,其他非食品類亦水漲船高,引起市場關注。
 
深海捕魚船下月開始也再不享有柴油“超級補貼”,取消該機制后,政府估計可節省7億9160萬令吉。

重現年前一幕
料跌後回升至RM106
 
紐約油價最近重現2010年5月初的回檔一幕,紐約油價未來數週或升破每桶106美元(約325令吉)。
 
法國興業銀行(Societe Generale)的技術分析指出,去年5月初,油價短暫回落,隨后展開一波大漲潮至年底,相信一年后的今天會出現相同情況。
 
技術分析師艾姆斯說,油價本月料出現去年8月以來的首個月度下跌。
 
“根據過去一年的油價週線圖,油價已從每桶95美元(約292令吉)支撐點反彈,未來幾週可能繼續‘橫盤調整’,隨后將攀升回檔至106美元。”
 
他指出,走勢或與去年一樣。
 
他接受“彭博社”電訪時說:“油價在5月前兩週內觸及數個低點,這只是一段牛市背景下的短期盤整插曲。”
 
油價曾在2010年5月上半月大跌17%,至每桶約70美元(約215令吉),創下去年最差月初表現,但之后開始上漲,並在12月升至每桶90美元(約276令吉)上方。
 
今年5月前兩週,油價走勢同樣不盡如人意,為去年8月以來最差月初表現。
 
艾姆斯指出,紐約7月原油期貨價的週線圖顯示,油價成功守在每桶94.74美元(約291令吉),或將向105.58美元(約324令吉)處前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