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

財事:守發股

有投資者打趣說,首發股(IPO)和女人一樣,好的就是“女人”,不好的就是“累人”;首發股贏錢就是“發財”,賠錢就是“發霉”。
 
這名投資者,最近很不明白為什么做好事前功夫,做了一堆分析和研究工作,才認購該首發股,也在超額認購的情況下,成功申請新股,一心等待賺錢。
 
結果卻是賠錢賠了9條街!
 
受害者有十萬個不明白。
 
抓破頭都想不出自己錯在那里時,只好怪是被大戶玩弄了。
 
側面了解,原來是私下配售惹的禍。
 
每宗首發股,上市公司皆會通過數管道發售新股,包括小部分公開給公眾申購、再保留一部分給合格雇員,最大部分也是最不透明,私下配售給指定投資者。
 
配售商會尋找有意當該公司的“大戶”,售予大批股票,所謂買多折多,要我(大戶)做你(上市公司)的大戶,當然要有“特別價格”。
 
這就是問題所在,如果折價過大,握有大量“貨源”的大戶,為了個人利益,在上市首日放肆拋售,使股價走勢山崩地裂,連累大班小散戶,被蒙在鼓裡。
 
證券監督委員會致力簡化上市程序,首發股的申請處理縮短至52個工作日,大型上市案只需32個工作日。
 
以后,該會或要多注意私下配售衍生的嚴重問題,例如不准配售商給超過XX%的折價。試問,如果折扣高達50%,即使首日登場持平以發售價開出,也已賺進過半,有誰會不出貨呢?
 
再來就是多制定條例,包括限制獲私下配售的股東,設下禁售令,必須在上市后半年或1年后,分批脫售,這能有效穩住新股的走勢,散戶也獲得較大保障。
 
首發股應該是提供投資者“發財”機會,而不是“守候”它何時報佳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