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

財事:貴

一家“高尚”的流動電訊公司,多年來儘管面對同業的來勢洶洶,市場競爭日益惡化,一樣面不改色,堅持其“高貴”的形象。
 
但隨著政府開放流動虛擬網絡(簡稱MVNO)市場后,這家公司不得不低頭,順應市場趨勢。
 
“高貴”公司曾說,電訊公司賣的是電訊服務,行銷策略不能過度偏離。
 
當對手找來樂壇火紅歌手小賈斯汀(Justin Bieber)來馬開演唱會,“高貴”公司說:“這不是我們的行銷手法,不會效法辦演唱會。”
 
也許,花錢邀請歌手舉辦演唱會,與銷售電訊服務,兩件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,其實不然,反而是息息相關。
 
“紅電訊”自獲得小賈斯汀在馬辦演唱會的舉辦權后,進行轟炸式的宣傳,在大道的廣告板、平面媒體、電子媒體,都是它的廣告,人(小賈斯汀)還沒來,“紅電訊”的名堂已夠響亮。
 
為了賺回本,“紅電訊”的行銷策略很簡單且是最傳統,即利用消費者“想看”(演唱會)的心態,要用戶加值或成為新用戶,時下年輕人為一賭偶像,皆會不惜代價,從而造就公司財源滾滾。
 
眼看愈來愈多“肥水”流向“別人田”,“高貴”公司不得不放下身段,也不理會自打嘴巴,自己也辦起演唱會!借用魔力紅(Maroon 5)的搖滾精神吸引市場眼球,藉此開拓更大用戶市場。
 
另外,“高貴”公司也未重視忠誠用戶,用了該服務超過10年的用戶,卻只換來數個免費接駁鈴聲,原價也只是3令吉。
 
反觀“紅電訊”利用與某航空公司的姐妹關係,每次加值都可積分,一般使用1至2年即可免費換取國內外的來回機票,回饋用戶的“忠誠”。
 

“高貴”公司也是有很多“姐妹”,其中一位是有線電視台,為何雙方未創建協同效益,提供忠誠用戶特別收費架構呢?
 
消費者不笨,懂得比較。
 
企業若不主動改變,就等著被市場改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